资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脑卒中的药物治疗,不止要记住静脉溶栓 [复制链接]

1#

原创萝卜白蔡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收录于话题#合理用药46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注射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你需要知道这5点!

众所周知,脑血管病具有非常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其中缺血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研究人员为了改善预后,一直致力于恢复大血管再通和脑侧支循环代偿程度的药物治疗研究。

(图1:脑卒中药物使用推荐)

大血管再通治疗的药物是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阿替普酶)、尿激酶和替奈普酶,他们分别要求在发病后的4.5h或6h内使用。除了恢复大血管再通外,脑侧支循环代偿程度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显示,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予狭窄血管供血区的卒中密切相关,对于狭窄程度达70%-90%的患者,丰富的侧支循环减少患者的卒中风险[1]。

(图源自资料[1],侧支循环的保护作用抵消了严重狭窄区域性中风的风险。)

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Humanurinarykallidinogenase,HUK)是目前国内改善脑血液侧支循环的主要药物之一,也是近年来国内开发的一个Ⅰ类化学新药。HUK可在一定条件下将激肽原转化为血管舒张素与激肽,选择性扩张缺氧和缺血区域的微血管,促进血管内皮功能和抗氧化,具有改善脑动脉循环的作用[2]。

关于它,可通过以下5点获悉

1

基本信息

人尿激肽原酶为新鲜人尿中提取精制的一种由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其分子量:道尔顿,制剂规格为0.15PNA单位/瓶。

(图源自说明书,分子结构图)

2

药理作用[2]

1)临床剂量下,HUK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细小动脉,改善梗死灶内供血,对一般动脉影响不大

一般扩管药物会使正常部位的血管扩张,从而使病变区的血液流向正常脑组织,病变区的血流量更少,即所谓盗血综合征,故多数学者认为在脑梗死的急性期,应用扩管剂无益,反而有害。HUK扩管作用与其他扩管药物不同,在一定剂量下,HUK具有选择性扩管作用,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微血管,改善缺血组织氧供。

2)促进损伤部位新生血管的生成

基因工程和基因敲除等研究显示缺血组织加入HUK基因可以改善缺血、增加缺血预适应。在大脑中动脉阻断后将HUK基因导入脑室内,能明显减少缺血诱导的神经功能损伤、脑梗死体积和细胞凋亡,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和迁移进人缺血核,减少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炎症细胞的浸润,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和神经细胞再生。

3)体外研究显示,尤瑞克林对离体动脉具有舒张作用,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氧解离能力。

3

适应证

药品说明书:轻-中度急性血栓性脑梗死

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年版)[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一项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使用人尿激肽原酶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人尿激肽原酶治疗组的功能结局较安慰剂组有明显改善并安全。在临床工作中,依据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个体化应用人尿激肽原酶。

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年)[4]:

其他改善脑血循环药物: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推荐,丁基苯酞、人尿激酞酶原有促进缺血性卒中缺血区血管新生,增加脑血流进而改善缺血区微循环的作用;上述药物应根据个体化原则应用。

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5]:

对超过溶栓或血管内取栓时间窗或无条件行血管再通治疗的患者,可早期个体化使用尤瑞克林等药物促进侧支循环开放,以挽救缺血半暗带(II级推荐,B级证据)。

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6]:

对于卒中患者的研究,国内有报道从临床和影像学角度证明人尿激肽原酶可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灌注,改善脑血流储备能力,促进侧支循环,减少神经元死亡,改善患者预后。

4

用法用量

应在起病48小时内开始用药。

每次0.15PNA单位,溶于50ml或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不少于50分钟,每日1次,3周为一疗程。

应用本品时需密切观察血压,在开始滴注时速度不宜过快,特别在前15分钟内应缓慢滴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及生命体征。

5

药物相互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如卡托普利、赖诺普利):

结果:合用可能导致血压急剧下降。

机制:具有协同降压作用。

处理:禁止合用。

参考文献:

[1]LiebeskindDS,CotsonisGA,SaverJL,etal.Collateralsdramaticallyalterstrokeriskinintracranialatherosclerosis[J].AnnalsofNeurology,,69(6):-.

[2]李晓莉,侯永敏,苗丕渠.治疗急性脑梗死新药--凯力康[J].中国处方药,(11):69-72.

[3]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年版)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9).DOI:10./cma.j.cn-0804-.

[5]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6).DOI:10./j.issn.2-..06..

[6]黄家星,林文华,刘丽萍,濮月华,谭泽峰,徐安定.缺血性卒中侧支循环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8(04):-.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作者:萝卜白蔡

本文审核:李土明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陆离先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