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命速递多学科联合发挥卒中中心作用成 [复制链接]

1#

2月28日晚上6时,一位突发头晕左侧肢体无力的61岁女性患者由急诊收入我院神经内科一病房。入院时,该患者处于嗜睡状态,血压高达/mmHg,口角右偏,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Babinski(+)(-),脑CT检查示:未见明显出血及梗塞。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分。

CT

未见明显出血及梗塞

考虑到患者有5年的高血压病史,而且发病近2小时,值班医生林淑春马上报告主任孙美波,并在1小时内完成了相关检查,她们经过临床评估后考虑患者病情危重,处于溶栓治疗时间窗内,但病人血压过高不适合静脉溶栓,考虑可能是大血管栓塞,立即请神经外科会诊,建议行脑血管造影,判定是否是大血管栓塞,如诊断明确可行动脉支架取栓术。马上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征得家属同意,立即行术前准备。

介入手术实况

19:30,手术开始。介入科负责人白永连和神经外科医生刘海滨联合主刀,在麻醉科高峰主任大力配合下,于发病后3.5小时导管到位,造影证实是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决定行支架取栓,微导管到位后造影远端血管通畅,用solitaier-AB4-20支架进行取栓成功,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血流恢复,从发病到血管再通不到5小时。

脑血管造影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微导管到位造影示远端血管通畅

支架到位并释放部分血流恢复

取栓后造影血流恢复

取出血栓

手术不到2个小时,患者麻醉清醒后入神经外科重症病房进一步治疗,术后10小时复查脑CT示:右侧基底节有小梗塞灶。NIHSS评分9分。术后33小时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达3级,术后第四天,左侧肢体肌力达到4+级。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在进一步康复中。

CT

术后10小时CT显示:右侧基底节有小梗塞灶

这是我院卒中中心成立以后,我院急诊科、CT科、神经内科、检验科、神经外科、麻醉科、介入科等多学科联合完成的首例急性脑梗塞支架动脉取栓术,我院卒中中心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急性脑梗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就医感受得到持续提升。

患者术后33小时情况: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达3级

图术后第6天,患者可站立行走

脑梗死又称之为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大脑功能障碍,表现症状为偏身瘫痪、麻木、偏侧视力下降、说话不清等。


  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左右。


  从年开始,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死亡原因,脑梗死作为单独的死亡因素可以排到第4位,成为导致我国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越快消除血栓、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脑组织功能,有效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急诊介入血管再通技术可大大提高血管再通率。目前恢复血管再通的方法主要包括:静脉溶栓治疗和急诊介入血管再通治疗。但对于大血管闭塞造成大面积脑梗死的闭塞动脉血管,单纯应用静脉溶栓,效果不佳,存在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急诊介入血管再通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血管的再通率,减少血管再通后的出血风险,是目前针对急性闭塞的脑动脉治疗的先进、有效方法。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微创技术,将微导管经血管内,直接插到血栓部位,然后使用机械性碎裂、支架取栓或局部给溶栓药物,在最短时间内开通血管,达到单纯静脉药物治疗无法达到的治疗效果。

急诊动脉介入再通手术是一项高、精、细操作的介入微创治疗,要求尽量缩短手术前拖延时间,手术越早,预后越佳。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患者可惜地错过了急诊介入血管再通的最佳时间窗(发病4.5小时内,最长不能超过6小时)。因此有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心房纤颤等易患因素的高危患者,一旦出现肢体瘫痪或言语不清、头晕症状应尽快明确血管情况,医院就诊,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医院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