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国铊毒谋杀案件:萨达姆曾用铊毒死众多*敌
《一个年轻投毒者的手册》的电影海报,这部情节悬疑的影片取材于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英国的真人真事。澳大利亚纪录片《谋杀菜谱》中,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 疯狂铊投毒热 。原标题:铊:连环杀手和家庭主妇的利器《国际先驱导报》谢来发自北京4月25日,复旦投毒案犯罪嫌疑人林某被上海*浦区检察院依法批捕。由于案情类似,公众开始频繁讨论起已一度沉寂的 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 。铊是一种剧毒重金属元素,它一度被用来制作烈性的灭鼠药。然而比铊更致命的是害人之心。自从人们了解到它的剧烈毒性后,这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毒物频频被用做完美的谋杀工具,铊也和砒霜并称为 投毒者的毒药 。1995年,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的同一年,当她的同学们急切地通过互联向全球的医学科研者寻求帮助时,英德法三国合拍的电影《一个年轻投毒者的手册》上映,影片中悬疑的剧情和朱令离奇的中毒事件同样令人揪心,而这部影片就取材于上世纪70年代发生在英国的真人真事。一座英国小镇的化学工厂里,工人们一个接一个地病倒了,他们出现腹泻,皮肤刺痛,脱发甚至瘫痪的症状,短短几个月时间,多达70名工人先后患病,其中两人因病情过重身亡。医生们对此束手无策,认为导致集体患病的病因可能来自一种神秘细菌。直到有人察觉所有患病者都曾喝过同一个同事沏的茶。警方展开调查,终于锁定真凶,这名投毒者所用的毒正是铊。变态杀人狂的 钟爱物 自1861年铊被科学家发现后不到一个世纪,世界各国开始出现铊毒谋杀案件。《一个年轻投毒者的手册》讲述的就是其中一个经典案例。只是现实比电影情节更阴暗:影片中主角下毒的动机源自对化学的着迷,梦想用化学毒物试验合成钻石;而他在现实中原型 格雷厄姆 杨却以杀人为乐,投毒的目的只有一个,成为世界上最臭名昭著的投毒者。利用铊,杨的目的达到了。从年少时起,格雷厄姆 杨就对毒药兴趣浓厚。1961年,年仅14岁的杨开始在自己家人身上测试毒药,他选中的试验品就是铊。这种剧毒品能在药店买到,杨谎报自己的年龄,称这是为了在学校做实验,多次小剂量地购买,并偷偷放到家人的食物中。1962年,杨的继母中毒身亡。他却没有就此停手,而是接着在自己的父亲,妹妹和一位朋友身上试验毒药。有时甚至忘记曾在哪些食物里下过毒,导致自己也和家人一样出现中毒症状。杨的一位姨妈注意到侄子的反常,将他送去看精神病医生,对方则建议报警。1962年5月23日,杨遭到警方逮捕,他承认了自己对身边人下毒的所有行为。但因为年龄尚小,再加上精神病医生诊断他患有精神错乱,杨没有进监狱,而是被送进一家收容囚犯的精神病诊所。原本他应被强制接受15年的治疗,但在第9年时医生就宣布他完全康复而允许他出院。事实上,在精神病院期间,杨自学了医科知识,更加娴熟地学会了投毒。有传言称他甚至从医院的月桂树叶中提取了氰化物,用其来给其他囚犯和医院工作人员投毒。1971年走出精神病院后,杨凭借自学的化学知识,成为一家化工厂的材料管理员。该工厂主要研制溴碘化铊红外镜头,使得杨又有机会接触到毒物。杨来到化工厂不久,他手下的一名工头很快病倒了,不久便一命呜呼。紧接着更多的人开始生病,先后约70人出现中毒症状。接手替工长的另一名工人也得了重病,入院治疗了数周后,也在痛苦中死去。这时人们才怀疑到杨,他们注意到,他经常给工人们沏茶喝。有工人立即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警方,此时警察才注意到这名嫌疑人曾毒杀继母和家人的可怕前科。警方将杨逮捕后,发现了他的一本日记,其中详细记录了他下毒的计量和对方中毒后的症状,甚至还清楚地标明了他是希望将某人害死还是只想让对方生病。显然,对这名冷血凶手而言,铊是能掌握他人生杀大权的工具。罪行累累的杨被最终判终身监禁,他被媒体冠以 茶杯投毒者 的恶名。 铊婶 们的复仇工具如果说杨的投毒行为是一个精神极端病态的个案,那么上个世纪50年代发生在澳大利亚的 群体 铊投毒事件更令人胆战心惊。当时的澳大利亚,由于鼠患成灾,铊被广泛用于制作鼠药。硫酸亚铊甚至能在商店买到。1952年9月,悉尼市郊的一位家庭主妇伊冯 弗莱彻因涉嫌下毒谋杀自己的两任丈夫被捕。当她的第二任丈夫出现了和第一任丈夫病故前相似的症状时,引起了邻居们的怀疑。于是警察开棺验尸,弗莱彻用致命老鼠药给丈夫下毒的罪行被曝光。这也成为当时澳大利亚第一桩被破获的铊投毒案。由此似乎拉开了杀戮序幕,一桩桩中毒案件相继发生,所用的毒物都是能轻易购得的铊,投毒案的主角几乎清一色都是女性,偷毒方式也都是在咖啡、蛋糕中下毒。就在弗莱彻被捕一个月后,家庭主妇露比 诺尔顿因涉嫌谋杀她女儿的未婚夫艾伦 威廉斯被捕。同样在1952年,悉尼市的维诺妮卡 蒙蒂被指控企图毒杀她的女婿 著名的橄榄球运动员鲍勃 卢汉。3年后,蒙蒂服毒自杀,她吞下的也是铊毒。1953年,先是悉尼的一位家庭主妇贝莱尔 海格向警方坦白:她把在杂货店买来的老鼠药放进了丈夫的茶里,目的是 给他一点头疼,报复他给我带来的那些头疼 。接着,另一名女性卡洛琳 格里斯则残忍地用铊毒杀了4人,其中包括3名家庭成员和一位亲密好友。警方还在她给其他家人成员泡的茶中发现了铊。格里斯被判终身监禁。在狱中度过余生的她,被其他犯人称为 铊婶 。北大妻子毒死清华丈夫2011年,澳大利亚为重现半个世纪前的 疯狂铊投毒热 。拍摄了一部名为《谋杀菜谱》的纪录片。在这部纪录片中观众可以看到,二战结束后澳大利亚的混乱年代里,家庭暴力和不平衡的性别关系导致的心理失衡,却比毒药更致命。在《谋杀菜谱》上映的同一年,类似的剧情却在美国 重演 :一位名叫李天乐的旅美华裔女化学家因涉嫌利用铊毒死丈夫王晓晔而被警方逮捕。李天乐和王晓晔分别毕业于北大和清华,后赴美留学并且定居于新泽西州。王晓晔去世后,尸检报告显示死于铊中毒。警方调查发现,李天乐在丈夫去世前曾多次向公司申领过不同剂量的剧毒金属铊,推断李天乐毒杀丈夫的动机可能源于家庭纠纷。据邻居反映,案发前他们经常听到这对夫妻吵架的声音,警员几乎每周都要上门调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因为参与救治王晓晔的普林斯顿大学医院的华裔女护士及时提醒,导致王晓晔入院的原因便可能永远 隐形 。一群主治的医生、科学家,联邦*府及州府的调查人员,面对昏迷10天的王晓晔束手无策。而这位护士凭她以前在中国的一次参与医疗的经验,建议做罕见铊毒的化验。有媒体推测,这位护士很可能是朱令中铊毒一案的医疗参与者。萨达姆的*治暗杀武器作为一种可轻易取得的毒药,铊不仅成为家庭主妇的 复仇 工具,冷战时期也成为扫除*治异己的工具。1957年,苏联克格勃成员尼古拉 霍赫洛夫因为拒绝执行刺杀任务被投毒,他的头发在数天内掉光,皮肤上出现伤痕。中毒后霍赫洛夫逃亡德国,尽管确诊是铊中毒,但德国医生却束手无策,后被送往美国接受治疗后最终康复。1960年,喀麦隆领导人菲利克斯-罗兰德 穆米埃在瑞士日内瓦被法国情报特工用铊毒谋杀身亡。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当年在监狱中服刑时,也曾经成为当时*府的情报机构的毒杀对象。曼德拉在1990年初即将出狱时,当时的南非*府预谋在曼德拉出狱前,在其服用的药品中掺入铊化合物。不过由于1990年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已成定局,毒杀曼德拉的计划最终搁浅。此外,南非反种族隔离活动家比科据称也是铊中毒身亡。在*局混乱的中东地区,铊更是在*治暗杀中频频出现。最擅长使用这种致命毒物的恐怕要数萨达姆 侯赛因指挥的伊拉克秘密警察了。1978年,萨达姆授意他的同父异母兄弟巴尔赞在巴格达大学医学院成立了一个医学毒药部,主要目的便是研究如何用铊铲除萨达姆的*敌。一年之后,这个部门向一位宗教学者采取了第一次铊毒暗杀行动,但这位被投毒者却大难不死;1980年,该部门再度出手,成功地毒死萨达姆在宗教界的一位重要*敌。最初,被萨达姆毒死的一般都是在伊拉克境内的不同*见者。据称很多萨达姆的*敌因为怀疑自己可能被毒杀,而纷纷移民国外。在80年代后期,经过技术积累,萨达姆的铊开始投向在海外的*敌。1988年,一名伊拉克商人在英国伦敦的餐厅时,被萨达姆秘密警察的特工在食物中下了铊15天后就不治身亡。新闻链接:那些悬而未决的铊中毒案2007年2月,两名美国公民玛丽娜和亚娜 柯瓦列夫斯基前往俄罗斯后因铊中毒入院接受治疗,两人都是于1989年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此后多次回俄罗斯探访。由于治疗及时,两人都得以康复。美国媒体称,没有证据显示她们在俄罗斯有经济或*治上的牵连,她们如何中毒至今不明。2008年1月,伊拉克空军俱乐部的两位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吃下了含有铊毒的蛋糕后,被送往国外抢救,此次中毒事件造成4人身亡,10人致病。毒物很可能取自萨达姆留下的铊毒库存。有传言称这可能由于俱乐部内部工作人员的不和引发。但究竟是谁因何种原因下毒,调查一直没有结论。2012年9月,英国南汉普顿大学一位化学系学生出现神经病学症状,3周后他被确诊是铊中毒。警方排除了意外中毒和自杀的可能,但也无法最终确定中毒原因。至今该学生的神经系统仍被铊毒严重损伤,还在接受康复治疗。